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配置技巧

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﹐公道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(喬木﹑灌木﹑花卉﹑草皮和地被植物等)﹐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。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。
園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兩個方面﹕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﹐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﹐樹叢的組合﹐平面和立面的構圖﹑色彩﹑季相以及園林意境﹔另一方面是園林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如山石﹑水體﹑建筑﹑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。
植物種類的選擇植物具有生命﹐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和形態特征。它們的干﹑葉﹑花﹑果的姿態﹑大小﹑外形﹑質地﹑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﹔它們 (主要指樹木)在幼年﹑壯年﹑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觀也頗有差異。進行植物配置時﹐要因地制宜﹐因時制宜﹐使植物正常生長﹐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。選擇園林植物要以鄉土樹種為主﹐以保證園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長發育條件﹐并反映出各個地區的植物風格。同時也不能忽視優良品種的引種馴化工作。
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嶺崗阜上和河湖溪澗旁的植物群落﹐具有自然的植物組成和自然景觀﹐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藝術創作源泉。中國古典園林和較大的公園﹑ 風景區中﹐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﹐但在局部地區﹑特別是主體建筑物四周和主干道路旁側也采用規則式。園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﹑對植﹑列植﹑叢植和群值等幾種。
孤植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﹐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。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﹕姿態優美﹐色彩鮮明﹐體形略大﹐壽命長而有 特色。四周配置其它樹木﹐應保持合適的觀賞間隔。在珍貴的古樹名木四周﹐不可栽植其它喬木和灌木﹐以保持它獨特風姿。用于蔭庇和孤植樹木﹐要求樹冠寬大﹐枝葉濃密﹐葉片大﹐病蟲害少﹐以圓球形﹑傘形樹冠為好。
對植即對稱地種植大致相等數目的樹木﹐多應用于園門﹐建筑物進口﹐廣場或橋頭的兩旁。在自然式種植中﹐則不要求盡對對稱﹐對植時也應保持形態的均衡。
列植也稱帶植﹐是成行成帶栽植樹木﹐多應用于街道﹑公路的兩旁﹐或規則式廣場的四周。如用作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﹐一般宜密植﹐形成樹屏。
叢植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﹐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﹐可用作主景或配景﹐也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。配置宜自然﹐符合藝術構圖規律﹐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﹐也能看出樹種的個體美。
群植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﹐樹木的數目較多﹐以表現群體美為主﹐具有"成林"之趣。
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在園林空間中﹐無論是以植物為主景﹐或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共同構成主景﹐在植物種類的選擇﹐數目的確定﹐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應夸大主體﹐作到主次分明﹐以表現園林空間景觀的特色和風格。
對比和襯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征﹐運用高低﹑姿態﹑葉形葉色﹑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﹐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﹐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。在樹叢組合時﹐要留意相互間的協調﹐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。
動勢和均衡各種植物姿態不同﹐有的比較規整﹐如石楠﹑臭椿﹔有的有一種動勢﹐如松樹﹑榆樹﹑合歡。配置時﹐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它要素之間的協調﹔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﹐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。
起伏和韻律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﹐要留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﹐做到高低搭配﹐有起有伏﹐產生節奏韻律﹐避免布局呆板。